欧洲网> 旅游 >

五一冷观察:报复式旅游背后是“消费降级”?

2023-05-24 18:09:44 来源:欧洲网

五一结束了。这个小长假旅游市场有多火,已经众所周知,但依然有人提出了质疑:5月5日,“五一人均消费远低于4年前”的话题,突然在中文互联网上引发关注。

随之而来的争论是,五一假期的“人山人海”是不是在穷游、属于消费降级?旅游消费力现在到底有没有恢复?可以对旅游市场的未来,持乐观态度了吗?

五一人均消费低于4年前

但旅游消费力上行趋势不变


首先回到事实本身。从数据上看,“五一人均消费远低于4年前”是存在的。

根据官方发布的五一国内旅游出行人次和旅游收入,假期人均旅游消费为540元,确实低于2019 年同期水平603元——而且这个数字,还低于2017和2018年。


在国内旅游市场整体表现已经反超2019年的背景下,“人均旅游消费”不及疫情前水平,意味着什么?

国联证券分析师认为,疫情三年中国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受损严重,短期难以完全修复——五一人均旅游收入较2019年仍然存在缺口,就代表当前消费者信心尚未恢复。大家的钱包还相对干瘪,没那么敢花钱。

这能说明旅游消费力正日益萎缩吗?答案或许是否定的。

从三年来的节假日人均旅游消费来看,2023年春节、清明、五一三个节令假日的数据,较2021年相比都是正增长(2022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严重,所以不做对比)。

同时,2023年春节、清明的人均旅游消费都增长了3%,而五一则增长了9.7%、大幅高于之前的两个节假日。


这就给出了结论:人均旅游消费处于积极复苏的通道中,且今年以来保持着上升趋势。尽管和疫情前相比仍有差距,但截至五一,这个乐观趋势还是很明确的。

在整个消费市场大盘里,旅游已经是为数不多可以“拿得出手”的选手了。

五一期间,旅游相关的物价飙升屡屡冲上热搜,尤其是“酒店刺客”、“民宿毁约涨价潮”这种新闻,引发了多方关注;从官方统计数据中也可知,今年五一旅游出行人次是高于疫情前的,所以这是一轮典型的“量价齐升”。

以此为背景,该怎么理解“人均旅游消费不及2019年”?

答案,或许和出行统计规则也有关系。

交通部给出的数据是,2023年五一假期,全国铁路、公路、水路、民航预计发送旅客总量2.70亿人次(文旅部的数据是2.74亿)——其中,从绝对量来看,公路和铁路是发送旅客最多的交通方式,尤其公路出行是无可置疑的主角。

这就意味着五一机票虽然相比2019年有较大幅度的涨价,但民航出行的量太低了,对人均旅游消费的拉动不大。


其次,公路出行基本属于中短途旅行,其中有很多本地游、周边游、返乡游的用户,这部分人群可能不涉及过夜住宿,完美避开了“酒店刺客”、也就不产生很高的旅游消费了

当然,今年五一的长线出行需求增长还是很迅猛的,民航和铁路发送旅客的数量都超过了2019年。

所以,机票酒店价格虽然一路飙升,但在整个旅游消费大盘中可能占比不算高,人均旅游消费也就被拉低了。

正所谓,人类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:你买你的高价机酒去旅游,我开我的汽车去郊区转一圈就回家,但我们其实都算五一的旅行者。

五一旅游带飞一票行业

未来将是稳就业主力军


从积极的一面看,2023年五一明确了一点,就是旅游市场已经重回增长的上行通道了——这是今年的春节、清明都没能做到的。

从国内旅游出行人次的恢复程度来看,今年五一反超了2019年19个百分点;而在此之前的三年里,19个节假日中只有2021年的五一反超了疫情前、达到103%的恢复水平。


所以今年五一塑造了疫情以来前所未有的小高峰,它可能预示着中国旅游正式从复苏转向振兴了。

另一方面,今年五一旅游的火爆,迅猛地拉动了很多消费业态的起飞,比如零售餐饮、服装、金银珠宝、烟酒等等,整体来看服务消费的火爆大于商品消费,这也契合五一假期人员流动强度更高的场景。


和旅游强相关的行业里,哪些被带的最开心?

根据国家税务总局5月4日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,我们用“收入同比增长”这个维度做以下排序:

游乐园(11倍)>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(4.4倍)>公园景区(3.5倍)>休闲观光活动(3.3倍)>旅游游览和娱乐服务业(3.2倍)>住宿服务(52.3%)>餐饮服务(32.8%)>室内娱乐服务(23.8%)。

显然,旅游对于整个线下消费来讲,就是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的火车头,值得相关部门更多的关注。

另外,旅游市场的红火,对于激发内需本身也有着强力拉动的作用——因为旅游在创造就业方面是可依赖的对象。

据申万宏源分析师,在吸纳就业的全国行业中,剔除第一产业后,2022年我国前五大行业占据就业人口的 67.2%:而其中批发零售业、交运仓储以及住宿餐饮,都和旅游强相关。


今年五一旅游市场的火爆,会为行业树立更坚定的振兴信心,诸多人才也将加速流入旅游业。比如假期时“忙到飞起”的导游群体,在疫情期间曾大量流失,而今年旅游市场一路火爆之后,很多人重操旧业、回归了导游岗位。

旅游可能是为数不多有能力“自我救赎”的产业,打破“人员失业-口袋没钱-消费不足”的恶性循环,这一点值得注意。

高端旅游消费力显着抬头

地产一鲸落万物生?


事实上,在“人均旅游消费力恢复不足”背后,也应该看到高端旅游消费的抬头。

据Fastdata极数发布的《2023年中国旅游业复苏趋势报告》,今年3月的数据显示,高收入群体旅游需求复苏更加强劲,这在旅行平台的相关五一数据上得到印证。


比如,五一期间两舱机票(头等舱、商务舱)订单涨幅超过经济舱水平,两舱机票单程均价为2443元,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近80%。租车自驾游订单平均花费超1000元,同比去增长五成;豪华车及舒适车车型需求增加,订单同比均增长80%以上。

高收入群体追求的高品质出游,和崇尚穷游与高效的“特种兵旅游”同时出现,似乎正是旅游消费力结构分化的某种隐喻。

这个世界也很大,装得下所有人的悲欢。

再提一个和旅游弱相关,但也很有趣的观察点。

今年五一假期前4天,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合计销售45.72万平方米,是2019年以来同期的最低水平。

分城市层级看,二、三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都是2019年以来同期的新低;一线城市相对较好,对全国总量的贡献达到了42%,远超历史同期水平。


这意味着两点:一是目前房地产市场依然惨淡,二是一线城市的购房者比二三线要多。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不再热衷买房,那他们手中的钱流向哪里了?

Fastdata的一份数据显示,今年3月中小城市的旅游用户需求率先释放,活跃度远超一线城市——这或许是个巧合,也可能不是,但已经有很多声音提出,房地产的衰落,恰好让其他很多消费行业得以获益。

所谓一鲸落、万物生,真是个令人唏嘘的场景。

旅游市场真正未来风险

宏观经济能不能继续给力?


说回“大家钱包都干瘪了”的宏观现实。这是旅游消费一个避无可避的大背景。

光大证券分析师认为,从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数据看,居民收入增速提升、消费倾向开始回升,已经高于 2020-2022 年,但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。

以 2019 年为基期的复合增速看,今年一季度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提升至 6.4%,高于去年四季度的 5.6%,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提升至 5.0%,高于去年四季度的 3.0%。一季度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 62.0%,已经高于 2020-2022 年同期均值 60.9%,但距离 2019 年同期的 65.2%仍有一定差距(@光大证券)。


而消费不振这个事,又和目前的就业形势有很大关系:今年一季度,青年群体就业压力还很大,16-24 岁人口失业率抬升1.5个百分点至19.6%、创历史同期新高。

申万宏源分析师认为,五一人均旅游消费恢复不足,可能就是“就业压力下居民收入恢复偏慢”的反映。

但这不是最关键。因为一季度支撑旅游产业走向繁荣的商旅出行,可能也现出疲态了。

4月30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,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.2%,低于临界点,比上月下降2.7个百分点;综合PMI 产出指数为54.4%,低于上月2.6个百分点。4月PMI 重新回落至荣枯线之下,表明经济复苏势头尚不稳固,尤其是国内内需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(@中泰证券)。

以酒店市场为例,从春节之后各地就迎来“拼经济”热潮,大家纷纷出门要抢回失去的三年,这引发了商务出行的热潮,也带动了酒店价格的一路飙升,甚至有媒体报道“打工人出差都出不起了”。

但商务出行的最终目的,是要拿回订单的——如果一顿操作猛如虎,最后发现找不到买单的人,这股热潮还能持续多久?

拆分4月的PMI数据来看,可以发现,消费与商务出行相关的服务业继续恢复,交通运输、住宿、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60,但与企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行业(如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、货币金融服务、租赁及商务服务等),就没有这么高的数字了。


这是一个值得担忧的信号。

所以,现在旅游业景气度最大的不确定因素,还在于宏观经济层面。大家再憋疯了想出门玩耍,旅游业也不可能独立于经济规律、完全逆势生长。对此,要有清醒的认识。

我们继续保持观察。